个税年度汇算来临,这些信息与你息息相关
进入3月,个税关一年一度的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已启动,今年的汇算AG超玩会办理时间为3月1日至6月30日。
个税汇算办理都与谁相关?补税或退税具体是临信怎么计算的?汇算办理有啥新举措?一起来看一下吧。
哪些人需要进行年度汇算?
年度汇算是息息息相指年度终了后,纳税人向税务机关办理年度纳税申报并结清应退或应补税款的个税关过程。
简言之,年度就是汇算在平时已预缴税款的基础上“查遗补漏、汇总收支、临信按年算账、息息息相AG超玩会多退少补”。个税关
纳税人2023年已依法预缴个人所得税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年度,需办理汇算:已预缴税额大于汇算应纳税额且申请退税的汇算;2023年取得的综合所得收入超过12万元且汇算需要补税金额超过400元的。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临信,纳税人无需办理汇算:包括汇算需补税但综合所得收入全年不超过12万元的息息息相;汇算需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的;已预缴税额与汇算应纳税额一致的;符合汇算退税条件但不申请退税的。
因适用所得项目错误或者扣缴义务人未依法履行扣缴义务,造成2023年少申报或者未申报综合所得的,纳税人应当依法据实办理汇算。
这些税收专项扣除别忘了申报
有些在2023年产生的税前扣除,纳税人可在汇算期间填报或补充扣除:
减除费用6万元,以及符合条件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扣除;符合条件的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符合条件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商业健康保险、个人养老金等其他扣除;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
同时取得综合所得和经营所得的纳税人,可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申报减除费用6万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但不得重复申报减除。
纳税人与其配偶共同填报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及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的,以及与兄弟姐妹共同填报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需要与其他填报人沟通填报扣除金额,避免超过规定额度或比例填报专项附加扣除。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自2023年1月1日起,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个婴幼儿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
怎样便捷办理汇算?
为便利纳税人,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提供高效、快捷的网络办税渠道。纳税人可优先通过个税APP及网站办理汇算,税务机关将为纳税人提供申报表项目预填服务;不方便通过上述方式办理的,也可以通过邮寄方式或到办税服务厅办理。
为方便办理退税,2023年综合所得全年收入额不超过6万元且已预缴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可选择使用个税APP或网站提供的简易申报功能,便捷办理汇算退税。
纳税人办理汇算补税的,可以通过网上银行、办税服务厅POS机刷卡、银行柜台、非银行支付机构等方式缴纳。邮寄申报并补税的,纳税人需通过个税APP及网站或者主管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及时关注申报进度并缴纳税款。
今年,税务部门又进一步扩大优先退税服务范围,对年收入额6万元以下,且已预缴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在之前年度提供个人所得税APP、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网站简易申报快速办理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优先退税服务,不断提升纳税人的获得感。
同时,进一步拓展汇算申报表项目预填服务,依托国家医疗保障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向税务部门共享的医疗费用数据、个人养老金数据,为纳税人提供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信息、个人养老金信息预填服务,为纳税人提供更好的申报体验。
进一步优化纳税人个税APP操作体验,升级个税APP版本,重构频道页面,重新设计功能图标,避免业务功能交叉,一体化展示办理查询事项,更加突出“待办”提示,让纳税人体验更加友好。(记者韩佳诺)
- ·4月3日将迎清明节前车流高峰!假期出行需注意→
- ·新会区三江镇良德冲村落:凝聚八方实力绘就“百万万工程”新图景
- ·“鳜”在争先!三水VS阳春VS清新,谁是广东最强鳜鱼产区?
- ·“桂字号”春茶亮相深圳地铁,开启一场逾越山海的舌尖春意
- ·女子拆盲道不锈钢条售卖,成都警方通报→
- ·冰地来客逐个“四个同享”之吉林圣一冰麦走进大湾区日志
- ·2024年广东黑茶进口额天下第一,多茶类走光频出
- ·我国在南极秦岭站建设的首个规模化新能源系统正式交付使用
- ·“机甲战士”被海关截获:50台手机从腰腹武装到小腿
- ·多喝淡茶水!国家“喊”你减肥啦
- ·最高检:检察机关7年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超110万件
- ·中方在世贸组织追加起诉美再次加征10%关税 商务部回应
- ·商务部:中国调查机关依法推进进口牛肉全球保障措施调查
- ·试行无理由全额退款!海南三亚发布住宿业客房预订退订指导意见
- ·做好沙尘暴防御和应急!国家林草局紧急提示→
- ·中方在世贸组织追加起诉美再次加征10%关税 商务部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