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季度经济形势:行舟压舱看“三农”
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 题:新华社经济随笔:行舟压舱看“三农”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万里行舟看压舱。三农稳住农业基本盘、聚焦季度经济守好“三农”基础是形势行舟AG超玩会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压舱石”。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三农大国来说,“三农”向好,聚焦季度经济全局主动。形势行舟
10月25日国新办举行的压舱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三农从三个方面的聚焦季度经济核心数据看,三农“压舱石”稳得住。形势行舟AG超玩会
一看“米袋子”:夏粮早稻丰收归仓,压舱秋粮丰收成定局,三农预计全年粮食产量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聚焦季度经济霜降时节,形势行舟秋粮开始大规模上市,近日国家在江苏、河南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传递了明确信号,要确保秋粮颗粒归仓、农民钞票到手,丰收又增收,稳定市场预期、保护农民利益。
二看“菜篮子”:蔬菜产品数量足、质量好、品种多,肉蛋奶生产稳定,海鲜水产品产量持续增长。而林禽、林畜、林菌产量稳定增长,进一步丰富了万家“菜篮子”。下一个节气就是立冬,针对冬季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要未雨绸缪,做好应急预案,确保百姓餐桌菜肴丰富,价格稳定。
三看“油瓶子”:今年油菜籽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大豆油料扩种成果巩固。要看到,扭转大豆依赖进口局面任重道远,要做好当前花生收购以及油菜播种,努力提升食用植物油自给率。
丰收来之不易,启示更显珍贵。
这是“藏粮于地”的丰收。今年我国耕地面积实现“三连增”,耕地持续多年减少态势被遏制,“南减北增”局面被扭转。事实表明,必须认清人多地少国情,实施“长牙齿”硬措施,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这是“藏粮于技”的丰收。当前,农业生产智能化迅速推进,农业科技装备水平持续提升,种业企业不断壮大。这充分说明,必须面向农村广阔天地,紧盯农业科技前沿,瞄准核心技术“卡脖子”风险,不断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连年丰收、市场供应充足,但也面临耕地总量少、质量总体不高、稳产增产难度加大等挑战;农业科技部分领域对外依存度高,容易被“卡脖子”,亟待强化基础研究、提升原创性创新能力。与此同时,让种粮农民有钱挣、粮食主产区不吃亏,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粮食和农产品是农民种出来的,农民“钱袋子”鼓起来,百姓“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才守得住、守得好。
丰收成色十足,更要居安思危。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国人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粮食安全的警钟要不停地敲,稳住三农“压舱石”的各项工作始终不可懈怠。
- ·高温下的坚守,致敬一线上的环卫工作者
- ·“潮玩古城”首场活动举行 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 ·我市开展创国卫“互学互比”现场会活动 对标对表 落实精准化整改
- ·2022年度广东新闻奖揭晓 本报1件作品获奖
- ·中国造桥“神器”成就多个“世界之最”
- ·潮安法院成立全市首家执行事务中心
- ·泰国亚泰经济交流总商会访问团莅潮参访 加强交流合作 共创美好未来
- ·公路完成营业性客运量比增45.45%
- ·做好保障服务工作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 ·汤溪镇:优生态 兴产业 强文旅 育文明
- ·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潮州文化研究与传播 第二届“潮州文化论坛”主旨演讲亮点纷呈
- ·潮州启动“林长+森林法官”协作机制
- ·清明踏春好去处!广东省第三批省级水利风景区上新!
- ·夯实人才梯队建设 促进潮州菜传承和发展
- ·潮州中院联合多部门建立地理标志联合保护机制 延伸审判职能 提高地理标志保护水平
- ·我市一企业获评“广东省外贸综合服务示范企业”
- ·工信部:“企业创新积分制”服务平台全面开放
- ·马来西亚潮州工商总会访问团莅潮访问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助力家乡发展建设
- ·潮州公安机关: 撑起“平安伞”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 ·我市一企业获评“广东省外贸综合服务示范企业”
- ·为揽客面包车内加椅!广东多名“黑车”司机涉嫌危险驾驶被刑拘
- ·“向海图强看广东”大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潮州 探索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密码
- ·央视大型文化综艺节目《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中“韩公宴”引发美食界热议
- ·我市不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 ·勇抢“黄金72小时” !中国地震局第二批专家赴缅开展地震救援
- ·潮州市政协和敦煌市政协联袂举办文化文创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潮州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揭牌仪式